加强社校合作 共育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7:38 来源: sp20240429

  暖日和风四月天,“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来到上海,于4月24日上午和下午相继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校园。

  “当版面编辑,常年上夜班确实辛苦,但从热爱的党报事业中收获无法替代的成就感,苦也值得,苦也是甜。”

  “做一名记者,永远在路上,开眼界、长见识、增才干。希望用我们笔下的文章,架起党和人民之间的连心桥。”

  “人民日报新媒体35岁以下的用户占了70%,其中60%是20岁到30岁的用户;而33岁,是报社新媒体中心编辑记者的平均年龄。”

  …………

  来自人民日报社总编室、政文部、国际部、新媒体中心和海外版的5名一线编辑、记者,面对两所高校的数百名同学,讲述自己在党报学习工作的故事和感悟,分享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创新表达方式提高传播质效,如何通过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加快向专家型记者成长,如何做精做深国际报道、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他们中,有在夜班坚守20多年的资深编辑,也有毕业入职报社才几年的年轻记者,讲述的故事不同、交流的感悟不同,相同的是作为党报工作者的担当奉献,是对青年学子了解党的新闻工作、加入党报事业的真切期待。

  “看到同学们青春的面庞,我想告诉大家,走过76年岁月的人民日报也很年轻,充满了青春活力。”校园行活动组织者介绍,今天的人民日报,已从创刊时的一张报纸,发展成为拥有报、刊、网、端、微、屏、号等10多种载体,综合覆盖用户超15亿人次的新型主流媒体。

  报名参加分享交流活动的同学,不仅有新闻传播专业的,也有学习理工科的,还有外国留学生。同学们一次次举手提问,与编辑记者互动交流,从“人工智能将给新闻传播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到“面对年轻受众,如何将深刻的理论讲得生动鲜活”,问答之间,收获的是共识共鸣。

  “听了报社老师的分享,我更真切感受到家国情怀对个人选择职业、选择事业的重要性。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在笃行实干中展现奋进之姿,在学思践悟中砥砺报国之志,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新闻理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赵雨璠说。

  “选择自己所热爱的,热爱自己所选择的,对这句话我感触最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杨思忆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自己也有一份责任,将来也要作出一份贡献。

  “人民日报校园行”上海活动得到了两校大力支持。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钱海红表示,复旦大学长期坚持人民日报进校园、进课堂,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希望以校园行为新的起点,加强社校合作,共育时代新人。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薇薇表示,要增进与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的沟通交流,推进实施“邹韬奋卓越传媒人才计划”,努力培养、输送有志于党的新闻事业的优秀学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6日 1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