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21:44:52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网 盐城2月5日电(谷华 顾名筛)5日上午,江苏阜宁县陈集镇停翅港村的老村书记朱浩开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参观者进行义务讲解。
位于江苏阜宁县陈集镇停翅港村的新四军军部旧址。谷华 摄新四军军部旧址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土黄的外墙、褐色的茅草屋檐,以及张爱萍亲笔题写的“新四军军部旧址”匾额,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
1941年7月下旬,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由盐城转移至阜宁,直至1942年12月撤离阜宁,在阜宁战斗生活了18个月。
朱浩开为参观者讲解。谷华 摄今年75周岁的朱浩开告诉参观者,新四军移驻停翅港后,当地有名的士绅,也是自己的叔辈朱太俊把自家两间正房腾出来,给陈毅和刘少奇居住,军部和华中局其余指战员们分散借住在周围老百姓家里。“现在的军部旧址,是2003年仿造朱太俊家原址重建的。布局、朝向,甚至连屋檐上的茅草都是完全按照当时的样子修新如旧的。”
四合院的庭中,地面铺设着青色的砖,正中是刘少奇、陈毅等一起分析形势的群像雕塑。东厢房内,陈列了陈毅、刘少奇在停翅港军部期间曾使用过的床铺和办公桌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徐珊为参观者讲解。谷华 摄阜宁县红色遗存保护利用中心工作人员徐珊介绍,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不仅是新四军军部的10个旧址之一,也是当时中共中央华中局所在地、华中抗日根据地军政最高指挥中枢。
新四军在停翅港落脚后,迅速组织各部投入反“扫荡”战斗,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游击战,相继收复阜宁、东沟、建阳等镇,粉碎了日伪军巩固其占领区、消灭抗日游击武装的企图,胜利保卫了华中抗日根据地。此后一年多时间里,陈毅、刘少奇等在此领导军民继续开展抗日斗争,指挥新四军浴血奋战。
创办抗日杂志、成立湖海艺文社、创作抗日文艺作品……徐珊介绍,新四军还在停翅港村附近建立了文化村,吸引了贺绿汀、范长江等一大批文化名流纷纷聚集到此,形成了一种空前热烈的文化氛围,还辐射带动众多爱国乡绅、社会贤达,在你来我往、诗文唱和中结成了最广泛的苏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刘少奇、陈毅等一起分析形势的群像雕塑。谷华 摄2007年,朱浩开退休后负责看护新四军军部旧址并担任义务讲解员。“军部在停翅港时期是新四军最困难的时期,日军疯狂扫荡,飞机狂轰滥炸。”朱浩开说,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老人大多已经去世,一些老人在生前经常向晚辈讲述新四军在停翅港战斗生活的点滴。
“我家也见证了新四军的光荣革命历史。”朱浩开回忆说,为防止被敌人发现目标,新四军军部和电台是分开的。当时电台就放在他家里,每次电台接收信息后,就由两个通信兵轮流送往军部。“我父亲弟兄四人,四合院是我家二叔的。1964年,我二叔将老屋推倒重建,发现在院墙里面埋了很多电台使用过的电池,可惜当时不懂这个电池的价值,全部倒在河里了。”老人惋惜道。
“新四军在停翅港村的这段时间里,军民的关系十分融洽,农忙时,陈毅会让新四军战士帮着老百姓收粮食。”朱浩开说。
在四合院外面的广场上,排列着一组组雕塑,展现百姓送子参军、慰问战斗英雄等感人场景。一批来自阜宁县慈善总会的参观者,神情凝重瞻仰雕塑,认真阅读旁边的故事介绍。
“从小我就听爷爷奶奶讲新四军在阜宁的故事,每一次参观,都是一次更加深刻的思政学习。”“90后”青年小张说。
先辈已去,精神永存。据阜宁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阜宁全县现有红色遗存79处,以烈士命名行政村15个。2017年,该县成立了红色遗存保护利用中心,专门负责对全县红色遗存和相关纪念场馆进行统一管理运营和提升保护,对全县红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传承弘扬,塑造“铁军驻地,华中热土”红色旅游品牌新形象。
“从2017年至今,各场馆已累计接待参观者约50万人次。”徐珊说,寒假和春节期间,很多群众都会自发前来追寻红色足迹,接受精神洗礼。作为江苏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的她,每天接待日程满满,用心用情做好每一次讲解,播撒心中的“红色信仰”。(完)
【编辑:付子豪】